
关于优秀中学生作文八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中学生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优秀中学生作文 篇1今天吃过午饭,我正打算把下午要上的课看一看,突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在一位学生的带领下找到我。一翻说明之后,我才知道他的孙子王某今天上午把手机带到学校来了,中午放在书包里忘了带回家,他就是不放心,下午上学时跟着来学校拿手机,不想来到学校之后就找不到手机了。我知道事情不妙了。
虽然我平时在班里一再强调不准带手机来学校,像现金之类的贵重物品一定要随身携带,中午最好不要把书包放在学校里(因为教室坏了一扇窗),但是又不能搜书包确定他们没有带。我生怕会发生学生丢失东西的现象,千叮咛万嘱咐,没想到今天这样的事还是发生了,而且这次丢失的竟然是手机。我感觉事情的严重性,于是赶紧来到班里。
班里这时已经来了七八个学生了,他们有的在写作业,有的同学在抬头张望。我问了王某的手机号码,然后用我手机打过去,没想到竟然是关机,我的心凉了半截,拿手机的这个学生竟然知道关机,那这手机现在是在学生身上,还是在书包里?是转给了别人,还是已经送回家了?我有点担心了,事情此时也陷入了僵局。
突然,这时有两位同学提醒我,今天上午第三节课,我带学生在电教室上语文课,而只有陶某同学没有去,一直在班里写作业。碰巧的是,今天由于下雨路滑不好走,陶某中午也没有回家,在学校附近买的饭吃的,这似乎又增加了他的可疑性。可是没有证据,怎么能随便怀疑别人呢?不管怎样,我得找他问问情况。
此时班里已经来了不少学生了,我一遍又一遍地观察着他们,这么单纯稚嫩的脸上,怎么也看不出谁有偷手机的嫌疑啊。如果真是有学生拿了,说不定也只是由于好奇心,一时起了贪心。
过了许久,我说一字一顿地对全班同学说道:“同学们,王某的手机现在找不到了,如果是哪位同学借了他的手机,现在他家人来了,等着要手机急用,你可以还给他了;如果你是由于好奇拿了他的手机,想看看想玩玩,这很也正常,看了好东西谁不想要看看呢?这可以谅解,但那毕竟是别人的,请你在十分钟后悄悄地把手机放回他书包里,那我也不会认为是你偷的,你在我眼里依然还是好学生,如果最后真被查出来是你拿的,那后果就完全相反了。下面请大家都离开教室,到校园其他地方玩。”我说完后,同学们都陆续走出教室,我也离开了教室。
十分钟后,我来到了班中,同学有的也回来了。可是王某的手机依然没有回来。我知道不能再拖了,我必有所行动了。我为了避免其他同学认为是陶某拿的手机,给他以后学习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并没有先喊他。而是先叫了其他两位中午也没回家的同学过来问话,没想到他们竟然一致认为是陶某拿的,而且之前王某的奶奶已经当众翻了陶某的书包,让他把手机交出来,而陶某大发雷霆说没拿。是啊,我一直觉得我们班的孩子是一群最朴实的孩子,他们听话懂事乖巧,怎么可能会是他们中的谁拿的呢?作为班主任的我,也该好好反省了。
问完了两个同学,最后我叫来了陶某。陶某成绩一直不好,他从小是在一个不健全的家庭里成长的,听其他老师说过他以前有不好的作风,但自从上了五年级以后,我发觉他变了很多,平时劳动很积极,也不打架惹事了,还经常给我提水,所以我对他印象也一直不错。见了我他一直低着头不敢看我,我问他王某的手机你见到吗?
“没有,我不知道。”他回答的很干脆。
“那你告诉我第三节课为什么不去电教室上课?”
“我作业没写完,组长罚我在班里写作业。我没有拿王某的手机。”
“如果有人怀疑是你拿了王某的手机你怎么办?”
没想到他“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他哭着说:“王某的奶奶说是我拿的,还翻我书包,说是我偷的手机……”看到他哭的瞬间,我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刚刚还想问他是不是他拿的手机,现在却觉得他被冤枉了,而且是这个世界上最无辜的。
“老师,老师,王某的手机找到了,在他妹妹(王的妹妹一年级,教室在一楼;五年级在三楼)的书包里找到的,他妹打开书包打算写字的,却意外发现了手机……”我们班的一群学生向我跑来。接着王某的奶奶拿着手机也急匆匆地过来了。
“老师,你受累了,让你费心了,给你添麻烦了……”王某的奶奶满面笑容地说道。手机找到了,找到了就好啊,我心里终于落下了一块石头。
送走了王某的奶奶,我看着面前这个哭着的小男孩,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可是我现在不能让他这么回去。我跟他说了很多,无论这件事与他有没有关系 ,我都希望他能以此为戒,该说的不该说的我都说了,总之希望他以后能做个好人,他的爷爷奶奶还等着他挣钱养老呢,他边哭边点头。最后我让他回教室了,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我确定这次班里有人在玩“恶作剧”,但到底是谁,我不知道,我也不愿去断定到底是谁。
“当、当、当”上课了,我迈着沉重的步子走进了班里,我把对陶某说的话,在班里又重说了一遍,班里很安静,同学听的很认真,也很严肃。
不知道这件事我这样做到底妥不妥,有没有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只是我深切地希望,这样的事不要再发生了,但愿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优秀中学生作文 篇2也许大家都没听说过西番莲这种植物吧,怎么办?当然是由我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吧!
西番莲别名有鸡蛋果、巴西果、百香果等,还享有果汁之王的美誉。
西番莲是藤本植物。繁殖一般都是从一株生长良好的西番莲上砍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没几天就吐出了新芽。西番莲极易生长,只要土地分我水分充足,发芽、开花、结果三个月内便可完成。
西番莲的叶子有两种,一种是椭圆的,一种是鸭掌状的。我家的西番莲属于后者,是紫果。不好意思,忘了说了,西番莲是分黄果和紫果的。
西番莲开花了,那白色淡雅的小花,藏在翠嫩的叶子后面,就像害羞的少女多在绿色的小房子里,好像不愿意见人似的。
过了几天,花就凋谢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小巧玲珑的小青果。
又过了几天,我上去观察,小果子变成中果子了。后来,我就天天上去观察。直到有一天,我再次上去查看时,枝头上的果果不见了,到是地上躺了几个紫色的鸡蛋。
我捡起来仔细端详,左看右看都想放大了的紫鸡蛋。我闻了闻,浓郁的果香钻进了我的鼻子,这香味,像苹果,像草莓,像菠萝,像蜜桃......我实在忍不住了,赶紧下楼拿刀切开了一个,果汁便喷涌出来。我猛吸一口果汁,酸酸的,甜甜的,香香的,可口极了!里面的果肉也是水汪汪的,就像鸡蛋里的蛋黄。原来西番莲的别名鸡蛋果就是这样来的呀!
我急于了解西番莲,又上网查询,才知道西番莲的营养价值有怎么大!
西番莲 ……此处隐藏4171个字……保护文字。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为我们中华的文字文学而骄傲,我们要从点滴做起,一笔一画地写好我们的文字,一点一滴地端正我们写字地态度,从心底爱中国,从心底保护文字。
优秀中学生作文 篇7因为翻衣箱,翻出几面古铜镜子来,大概是民国初年初到北京时候买在那里的,“情随事迁”,全然忘却,宛如见了隔世的东西了,观镜有感。
一面圆径不过二寸,很厚重,背面满刻蒲陶,还有跳跃的鼯鼠,沿边是一圈小飞禽。古董店家都称为“海马葡萄镜”。但我的一面并无海马,其实和名称不相当。记得曾见过别一面,是有海马的,但贵极,没有买。这些都是汉代的镜子;后来也有模造或翻沙者,花纹可造粗拙得多了。汉武通大宛安息,以致天马蒲萄,大概当时是视为盛事的,所以便取作什器的装饰。古时,于外来物品,每加海字,如海榴,海红花,海棠之类。海即现在之所谓洋,海马译成今文,当然就是洋马。镜鼻是一个虾蟆,则因为镜如满月,月中有蟾蜍之故,和汉事不相干了。
遥想汉代的人多少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唐人也还不算弱,例如汉代的人的墓前石兽,多是羊,虎,天禄,辟邪,而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驼鸟,则办法简直前无古人。现今在坟墓上不待言,即平常的绘画,可有人敢用一朵洋花一只洋鸟,即私人的印章,可有人肯用一个草书一个俗字么?许多雅人,连记年月也必是甲子,怕用民国纪元。不知道是没有如此大胆的艺术家;还是虽有而民众都加迫害,他于是乎只得萎缩,死掉了?
宋的文艺,现在似的国粹气味就熏人。然而辽、金、元陆续进来了,这消息很耐寻味。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
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条,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因为他终日战战兢兢,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
不知道南宋比现今如何,但对外敌,却明明已经称臣,惟独在国内特多繁文缛节以及唠叨的碎话。正如倒霉人物,偏多忌讳一般,豁达闳大之风消歇净尽了。直到后来,都没有什么大变化。我曾在古物陈列所所陈列的古画上看见一颗印文,是几个罗马字母。但那是所谓“我圣祖仁皇帝”的印,是征服了汉族的主人,所以他敢;汉族的奴才是不敢的。便是现在,便是艺术家,可有敢用洋文的印的么?
清顺治中,时宪书上印有“依西洋新法”五个字,痛哭流涕来劾洋人汤若望的偏是汉代的人杨光先。直到康熙初,争胜了,就教他做钦天监正去,则又叩阍以“但知推步之理不知推步之数”辞。不准辞,则又痛哭流涕地来做《不得已》,说道“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然而终于连闰月都算错了,他大约以为好历法专属于西洋人,中夏人自己是学不得,也学不好的。但他竟论了大辟,可是没有杀,放归,死于途中了。汤若望入中国还在明崇祯初,其法终未见用;后来阮元论之曰:“明季君臣以大统疏,开局修正,既知新法之密,而讫未施行,观后感《观镜有感》。圣朝定鼎,以其法造时宪书,颁行天下。彼十余年辩论翻译之劳,若以备我朝之采用者,斯亦奇矣 ……我国家圣圣相传,用人行政,惟求其是,而不先设成心。即是一端,可以仰见如天之度量矣!”
现在流传的古镜们,出自冢中者居多,原是殉葬品。但我也有一面日用镜,薄而且大,规抚汉制,也许是唐代的东西。那证据是:一,镜鼻已多磨损;二,镜面的沙眼都用别的铜来补好了。当时在妆阁中,曾照唐人的额黄和眉绿,现在却监禁在我的衣箱里,它或者大有今昔之感罢。
但铜镜的供用,大约道光咸丰时候还与玻璃镜并行;至于穷乡僻壤,也许至今还用着。我们那里,则除了婚丧仪式之外,全被玻璃镜驱逐了。然而也还有余烈可寻,倘街头遇见一位老翁,肩了长凳似的东西,上面缚着一块猪肝色石和一块青色石,试伫听他的叫喊,就是“磨镜,磨剪刀!”
宋镜我没有见过好的,什九并无藻饰,只有店号或“正其衣冠”等类的迂铭词,真是“世风日下”。但是要进步或不退步,总须时时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异域,倘若各种顾忌,各种小心,各种唠叨,这么做即违了祖宗,那么做又像了夷狄,终生惴惴如在薄冰上,发抖尚且来不及,怎么会做出好东西来。所以事实上“今不如古”者,正因为有许多唠叨着“今不如古”的诸位先生们之故。现在情形还如此。倘再不放开度量,大胆地,无畏地,将新文化尽量地吸收,则杨光先似的向西洋主人沥陈中夏的精神文明的时候,大概是不劳久待的罢。
但我向来没有遇见过一个排斥玻璃镜子的人。单知道咸丰年间,汪曰桢先生却在他的大著《湖雅》里攻击过的。他加以比较研究之后,终于决定还是铜镜好。最不可解的是:他说,照起面貌来,玻璃镜不如铜镜之准确。莫非那时的玻璃镜当真坏到如此,还是因为他老先生又带上了国粹眼镜之故呢?我没有见过古玻璃镜。这一点终于猜不透。
优秀中学生作文 篇8我国古代两大禅师寒山和拾得,有这样一段对话,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欺我、辱我、笑我、轻我,如何处治了?"拾得日:"只有您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我喜爱极了这句话,真是,当痛苦、误解、仇恨、冷漠等人生不幸包围我们时,我们不妨容忍。倘若我们以生命是一般逆风启航的航船,我们无法避免大风大浪和同一岸线航船的竞争,但我们可以调整方向。都说忍地时风平浪静,让三分海阔天空,风浪过后必是碧波荡漾的妩媚风光。
容忍不是懦弱,不是退让,不是逃避,而是一种隐形的坚强,一种积极的进取,一种平静的突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剐,忍让呈现了灵魂极为广阔的一面也展示了人格高尚的一面,更张扬了一种无声的风度。
大音稀声,大智若愚。没有谁能永远不幸,也没有谁能永远幸运。在生活中,有时忍者总是不得志,总是吃亏,这只是暂时的。暂时的得意并不能代表长久的风光,暂时的得利并不意味着长入的幸福。人生的辩证法总是由时间来证明,时间是最好的检验师。我想说:忍者无敌。
"忍"是悬挂在心上面的一把锋利的刀。如果不处理好刃与心的距离,我们必然流血,受到伤害。而心是阻挡这种伤害的盾牌。刃与心保持一定的距离,世界就美好了,天地就变宽了。在忍者的心底,时间总会磨去刃的光芒。心多了一份广度,刃就少了一份亮度,心多了一层厚度,刃就薄了一层利度。
因为忍让,我们会受到嘲笑、讥讽、打击和误解;因为忍让我们却得到了乐观、豁达、信念和力量。失去了花瓣,得到了果实;失去了严寒,迎来了温暖;失去了成功,得到了教训。因为果实如不容忍花瓣凋零,就无法成熟;寒冬不容忍温暖就无法换来季节轮回;成功不容忍失败,就无法寻得突破和转折。
花开花落,忍来愁去。在人生的竞技场上,忍者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