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话推广周倡议书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用到倡议书的地方越来越多,倡议书不是对某个人或某一小集体而发的,它的受众往往是广大群众,或是部门的所有人,或是一个地区的所有人,甚至是全国人民。如何写一份恰当的倡议书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普通话推广周倡议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普通话推广周倡议书1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普及普通话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而教师的语言面貌、语言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关系到学生教育管理质量;学生的普通话程度对于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陶冶爱国情操、提高应对未来挑战的职业素质则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今年9月14日~20日,是第十八届推普周。今年推普周的主题是“说好话,写好字,读好书”。
为了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号召,营造和谐、文明、活泼的校园气氛,云南农业大学推普工作领导小组向全体师生发出以下倡议:
1、全校师生积极学习、使用普通话。
2、教师使用普通话授课,板书使用规范汉字。
3、学生上课回答问题、课下与同学们讨论问题、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要使用普通话,逐渐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4、在工作、学习过程中,老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应使用普通话,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
5、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口语发音,并且能和周围的同事、同学相互督促,使规范用语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大家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大力推广普通话,形成讲普通话的自觉习惯,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生活语言。
相信在我们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的学校一定会成为一个顺畅交流的和谐校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普通话推广周倡议书2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普及普通话、书写规范字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还远未普及,已取得的推广普通话的成绩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普及普通话,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普及教育、发展科技,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性工程。为了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号召,营造一个活泼文明的校园气氛,进一步促进我校素质教育工程的实施,学校向全校同学及教职员工发出推普倡议:
一、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
根据《教师法》法律法规规定: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能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语言面貌、语言素质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努力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教师基本技能,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起到良好的效果,让我们从讲普通话开始。
二、讲好普通话,提高综合素质,陶冶爱国情操。
说好普通话,提高本民族语言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对于学生提升语言素质和综合人文素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凝聚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积极推广普通话,把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与健康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统一起来,这是我们每一个学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讲好普通话,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推广普通话是国家一项重要的语言政策,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校人文素质教育工程的一项重要基础内容。我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学校是精神文明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标兵作用。因此,在学校推广普通话,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师生的语言素质和综合人文素质刻不容缓。每位师生员工应当从我做起,建立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意识,树立“讲普通话,做文明人”的形象,在推普和学普中,起到积极的带头示范作用,从而不断加强和提高自己的语言素质和人文素质,有力地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大力推广普通话,形成说普通话的良好风气,使普通话成为我们的校园语言。相信有全校师生的努力,我们定能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营造共有的精神家园。
普通话推广周倡议书3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九月,是一个美好的季节,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每年这个时候,是我国的普通话宣传推广周。自1998年起,每年九月的第三周全国会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今年是第17届了。本届“推普周”活动的主题是“说好普通话,圆梦你我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方言的国家,全国有56个民族, 13多亿人口,推广普通话,对于消除语言隔阂、增进人际沟通、促进社会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普通话程度对于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陶冶爱国情操、提高应对未来挑战的综合素质则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同时,在校园内普及使用普通话,还可以起到改善交流效果、规范师生言行、提高师生文明意识、美化校园育人环境的作用。为了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号召,营造一个规范、健康、文明的校园语言氛围,形成共同谱写 “中国梦”成都篇章的良好语言环境,学校向全体师生员工发出以下倡议:
一、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同学们要积极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使规范用语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二、同学们、老师们在校园要主动使用规范的普通话,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同学们、老师们在家庭生活中尽量使用普通话,并且能积极带动家人说普通话,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推广普通话。
四、在社会生活中尽量坚持使用普通话,注意使用文明语,不说粗话和脏话,树立优雅的个人形象,为塑造文明的成都形象尽一份力。
五、对校园内不规范的语言文字行为要予以指正,自觉做推普宣传员。同时,每个人把纠错行动延伸至社区、街道和公共场所,开展查找错字、不规范字的社会实践活动,强化用语用字的规范化意识。
六、教师们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参与推普活动,在教案、讲课、作业批改中不要出现不规范用字、用语现象。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大力推广普通话,让每一位师生都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文明使者,让普通话从校园走向校外,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普通话推广周倡议书4各位老师、同学、家长朋友: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 ……此处隐藏6464个字……提供舞台。(5)设立“段位制”,评比小诗人。
在校园中营造古诗文诵读氛围,主要采用:(1)广播领路,配乐美读。(2)板报介绍,提供资料。(3)学科竞赛,以赛促读(4)
活动展示,检验成效。(5)先进评比,保证质量。(6)征文比赛,师生献策。
二、经典诵读,创设魅力课堂
自从开展了“经典诵读”,学生一进入教室,就有组织地开始诵读古诗文,一下子从喧闹的课间活动中回归课堂,凝神聚气。身心的愉悦为课堂学习准备了一个良好的 接受、参与、探究的学习心境。课堂中教师亦能注意将所学内容与“经典诵读”科学、有机地结合,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一旦上课时有谁扭捏得不回答问题时,只要一提醒:“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他便声音响亮起来!再如语文课中讲到春天,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描写春天的诗句,教师能很好地进行调控和指导,让学生尽情地用诗来认识春天、感悟春天、抒发感情。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同学们吟诵的诗句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同学们的心窝里。
三、经典诵读,推动了多读书、读好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同学们天天读,日日诵,久而久之,很多同学已经不满足于《中华经典诵读》上的内容,开始有意识地扩大读书面。从开始找相关的古诗文书籍,如《唐诗》、《宋词》等,到其他各种文学书,进而涉及到各类儿童、青少年读物。双休日里,吵着跟爸爸妈妈到书店淘书的同学越来越多,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也自然养成。教室的图书阅览室更是人声鼎沸,大家争相借阅,读书热情高涨。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阅读和理解水平不断提高,浓郁的读书氛围弥漫了整个校园。
四、经典诵读,提高了同学们表达和写作能力
经典诵读使同学们出口唐诗,闭口宋词。生活中同学们在交流中也不时会吟出几句经典诗文,或描述事物,或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情,
虽不一定贴切,却着实令人欣慰。听,卫生委员边朗诵着“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边示意大家把自己周围的垃圾收拾干净。看,他在自己的考试总结中说:虽然我这次的成绩不错,但我不能骄傲,因为《孝经》上说,“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禁度,满而不溢。”一旦骄傲了,就会被其他同学追上。瞧,他写完作业还在看书呢,嘴里念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书香诗韵”社团的同学,更是积累了许多论语名句和宋词佳句。在同学们的作文中,更是时常出现经典的语句。
五、经典诵读,构建和谐家庭
经典诵读一开始,就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积极响应,而且众多的家长也积极地参与进来。在家里和孩子一起诵读,你上联,我下联;你一句,我一句。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在这种自然的交流中,家长与孩子不仅是学习的交流,而更多的是心灵的交流。这种跨越代沟的沟通,是构建学习型家庭的良好开端。
经典诵读初始阶段,家长会上家长们纷纷讲述自己孩子的巨大变化。家长谈道:通过熟读古诗文,孩子在关心人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在父母生病不舒服的时候也懂得关心,递茶送水、问寒问暖。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弟子规》中要我们孝敬父母,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我做的这些还差的远呢!”当时我们真是热泪盈眶!从前都是我们做家长的关心孩子,现在已经来关心我们了,经典真是奇效啊!我们当然要大力支持!
另一家长讲道:我们的女儿有一次在汽车上主动让座,让一位离休老人感动不已,据说还特意给学校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表扬信,当老师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自豪地说:“我们学习的古文《弟子规》
中告诉我们,‘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的警句使我明白了尊敬老人的道理。”我觉得我的女儿真的长大了,我以有这样的女儿而自豪!所以,我推荐我的女儿张晓茹为“文明礼貌小使者”!
这样的信真是太多太多了。
以前许多家长苦于与孩子沟通的困难,孰料每天和孩子一起诵读古诗文,便可打开孩子的心灵之窗,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经典诵读正是以这种朴实的魅力,倾倒了孩子;经典诵读正是以其独特的古典之美,营造出一个充满诗意的书韵校园。在“花开洛城”经典诵读活动中,涌现出许多“小才子”,我们为孩子们的收获而高兴,更为为孩子们的成长而欣慰。
我们的漫漫经典之路才刚刚迈出了第一步,可是我们的第一步迈得坚定而有力,迈得扎实而勤奋。也许,你们现在还不能完全懂得这些古文的内涵,但随着你你们年龄的增长,你们会发现,这些经典会指导你一生的言行!让我们在经典之路上继续前行!
20xx年6月
洛阳市西工区后李小学
普通话推广周倡议书9各位老师、同学们: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我们迎来了饱含情意的一周——全国普通话推广周。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以下简称推普周)。xxx年9月14至20日是第xxx届全国推普周。本届推普周的活动主题是“xxx”。
同学们,作为一名中国人,当我们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写出一手规范、隽秀的汉字时,我们内心充满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它们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流入我们心间。此时,我们的心中时常会涌起一种无比亲近的情感,那是对祖国和民族深厚的感情!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看似很平凡,可其中的作用却是很大的,它可称之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桥梁,它使人与人之间更加亲密、友善,和谐共处,使和谐社会更加和谐。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汉语言带给我们的快乐,都在行云流水的书法中感受书法的宁静致远。规范地使用普通话、写好汉字能拉近教师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师和家长之间、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距离,增强大家的文明意识,处处有美的存在。为美化校园育人环境、维护母语的尊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汉字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和同学共同的责任,为此,学校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认识到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紧迫性,在全社会形成说普通话的风气。
◆全体师生自觉说普通话、写规范汉字,处处体现美。
◆大家共同坚持说正确、流利的普通话,养成好习惯。
◆师生在社会生活中为推广普通话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师生共同学习各种语言文字规范常识,确保我们的课堂、作业、试卷、教案、板书、班级板报中的注音、用字和标点符号规范无误。
◆各单位以及相关部门在推普周内积极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号召广大师生热情参与。高校这片沃土正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让我们说好普通话,推广好普通话,为实现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教育梦而努力!
xxx
xx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