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恩主题班会发言稿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说起主题班会,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是不是正在为策划一个主题班会而发愁?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感恩主题班会发言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恩主题班会发言稿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感恩生活,善待每一天俗语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动并能享受这一感动的思想境界。感恩父母,感恩家人,感恩朋友,感恩生活……包括感恩逆境和敌人。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当挫折、失败来临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如果我们时时能用感恩的心来看这个世间,则会觉得这个世间很可爱、很富有!树上小鸟的轻唱,太阳无私的光明与热能,路旁花朵的芬芳,都会令你感到心旷神怡真诚地感恩逆境,它是一次人生的淬火,让我们得到锤炼;它是一个课堂,让我们学会了刻苦、忍耐、淡泊和宽容;它是一块"试金石",使我们体味真正的友谊,真正的朋友,体味一个冷暖人生;它是一笔财富,经历了它,会让我们精神富有,终生享用。逆境砺炼心志,教会我们体味真诚,体味人生,让我们心存感恩,在人生的道路上风雨兼程。
其实,幸福的感觉不是由处境和外在的条件决定的,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感恩的心。
想想我们得到过的爱,哪怕它并不多;想想亲人、朋友,甚至是不相干的人为我们做过的事,哪怕它只是举手之劳;想想早晨扑面而来的清新的空气,想想拂过我们额前发丝的调皮的风儿……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感谢生活?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吧,有了它,你会平和面对动荡不安,积极应付挫折困难,于寒冬里感受到暖意,在风雨中体会到幸福。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即使家财万贯,他仍是个贫穷的人;懂得感恩并知恩报恩,才是天下最富有的人。
感恩主题班会发言稿2首先,感谢幼儿园和儒灵童机构举办的这个活动,感谢朵朵三班张老师对孩子的培养。作为家长,我非常认可学校的教学理念,个人觉得孩子在幼儿园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学习多少知识,而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现如今,传统文化不仅在幼儿园、学校普及学习,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就在上个月的时候,我参加一个工作上的培训,来自北京的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一个伟大的母亲一定要培养孩子几个好的生活习惯,一个伟大的父母一定要发现孩子的特长并让他发挥至极至。我觉得培养孩子做家务就是一个不错的好习惯。
孩子常常读的《弟子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这就说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作为家长,其实我们是孩子一面镜子,打个比方,孩子就好比是复印件,我们要想提高复印件的质量,首先要提高原件的清晰度。有些家长可能觉得孩子还小,做家务不行、做了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家长不怕麻烦,我们完全可以让孩子分担一些小的家务。
孩子和家长是一个渐渐离别的过程,现在正热播的《小别离》电视剧,相信很多人在看,孩子终归有一天会离开我们去求学、工作、成家立业,有好的生活习惯、独立生活的能力才会有幸福而独立的生活,在做家务这方面,一个60分的妈妈才能培养出90分的孩子,偶尔示弱的妈妈才能让孩子变得勤快起来,从小做点家务,才能慢慢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天下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团聚,唯有父母之爱指向别离”。
我曾经看过一个视频,几个非洲的儿童在大声地朗诵《弟子规》场面相当地震撼,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外国人都在学,我们更应该好好学起来,用起来。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父母努力提升自己,孩子才能受到积极的影响。谢谢大家!
感恩主题班会发言稿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的心。有一个天生就不会说话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开始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因为妈妈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都是无上的美味了啊。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啊,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她走啊走啊,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答她。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就把妈妈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但是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她感到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拽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一个人了。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是因为不放心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她就这样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
是啊,人不应该总抱怨命运的不公平,试着感恩生活吧,感谢父母,他们给予你生命,抚养你成人;感谢老师,他们教给你知识,引领你做“大写的人”;感谢朋友,他们让你感受到世界的温暖;感谢对手,他们令你不断进取、努力。
感谢太阳,它让你获得温暖;感谢江河,它让你拥有清水;感谢大地,它让你有生存空间。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品质,一种艺术。
感恩是乐观。感谢困难,感谢挫折,不是乐观么?感谢对手,感谢敌人,不是乐观么?对于我们不甚喜欢的一些人和事物,尽量想到它的正面,想到它对我们的利处,从而去感谢它,不是乐观么?所以,感恩,是一种乐观的心态。
感恩是礼貌。有人帮助了我们,我们随口说声“谢谢”,可能会给对方心里带来一股暖流。有人为我们付出了许多,我们感谢他,他可能会更加多的帮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是有礼貌,是知恩图报。所以,感恩,是一 ……此处隐藏9006个字……恩。自古以来,感恩就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永恒、古老而崭新的话题。只有感恩他人、感恩父母、感恩自己,学会感恩,学懂感恩,我们才可以成为社会的优秀者。民间有谚语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在这个日益发展,社会关系越来越冷漠的今天,我么是否还在铭记感恩,心中长存善念呢?感恩他人,不但是对他人善意的回报,也是对自己人格的诠释。俞伯牙为报知遇之恩,因钟子期死而摔琴;韩信为报漂母之恩,留下“一饭千金”的佳话;孟郊为报慈母之恩,写出旷世诗篇《游子吟》。
唐代诗人陈润《阙题》诗中道:“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李白在《赠汪伦》中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些中国古代的许许多多的话题,都在解释着一个词语——感恩。因为感恩,我们更快乐;因为感恩,我们更自信;因为感恩,我们时时刻刻心中铭记中华道德传统。
感恩他人,是对他人付出的回报,是对我们人格的诠释,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感恩父母,是我们在汲取父母的血汗之后仅可以做的一点点的报答。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生活。我们感恩父母,孝敬父母都是应该的,因为他们为我们弯了腰,驼了背。感恩自己,是对自己的肯定,是相信自己的表现。只有时刻感恩自己,我们才可以向前冲刺,才可以飞的更高,飞的更远。
父母是我们的加油站,我们是自己的发动机,而他人则给了我们选择的道路。我们对这一切都应该感恩,都要感恩。学会在感恩中成长,在感恩中自由飞翔。感恩需要爱,有爱的世界才美丽,有爱的世界才和谐;感恩也需要细心的呵护,因为感恩往往就是来自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
感恩他人,也许只是偶尔的一臂之力,他们就会为他们的付出所值得。因为可以无私付出的人不会在乎回报是什么,他们在乎的是他们的付出是不是为世界带来了爱。感恩父母,也许就是为父母洗一次脚,在他们劳累了一整天之后为他们揉揉肩,他们在乎的是儿女的心,心中有父母,出门不远行。就是这简单的一些小事,可以体现在感恩的点点滴滴之中。感恩自己,只是需要一个自信的微笑,我们就可以给自己心灵的满足。
感恩应该远离冷漠,拒绝自私,无私报答。我们要对心胸狭窄说“不”。有些人对生活厌烦,对自己自暴自弃,想改变自己的生活。其实,他们只是少了对生活的感恩。只要心中常存感恩的信念,枯燥的生活也是一幅美丽的油彩。
给寒冷中的狗垫上温暖的棉絮,它们会默默的注视着你;从猫嘴救下受伤的小鸟放飞森林,它们会在树梢默默的为你鸣唱。它们都不会说话,它们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感恩之心。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人类呢。所以,感恩吧,学会感恩吧,有了感恩之心,寒冷的冬天我们不在抱怨,烦心的事情我们不会铭记,他人的恩惠我们将心中长存善念。
学会感恩,感恩他人,感恩父母,感恩自己。谢谢!
感恩主题班会发言稿14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刚才从播放的音乐和黑板的荧屏中,大家知道我们今天要召开一次有关“感恩”的主题班会。而这个主题班会,我早已准备好,迟迟未开。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感恩的心》这首歌,大家不知吟唱了多少遍;感恩励志报告,大家不知聆听了多少场。然而,我们真的懂得感恩吗?有的同学很是茫然,更有些同学对“感恩”已经麻木。所以,我担心这样的主题班会成为了一种形式,让大家觉得又是一场大道理,因为再生动的语言如果没有在实际行动中体现,依然是苍白无力的。
今天早上,我在翻阅同学们的周记中,感受到了同学们对家庭和父母的那份亲情,对班级和同学的那份友情的感动和依恋。不得不让我重新思考召开有关“感恩”的主题班会。我认为它不仅必要而且适时,大家认为呢?
大家都会吟孟郊的《游子吟》这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之所以让人感动,是因为它体现出父母对子女的那份牵挂和爱恋。有人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爱是天底下最无私的爱。他们用全身心的爱去包容子女,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保护子女。然而,他们却不图任何回报。即使遭受再大的委屈,他们从不抱怨,而是一如既往的为子女付出。作为子女,我们感受到了父母的爱了吗?
有同学会说,父母不理解我们,常常逼迫我们学习,完成他们为完成的心愿,给我的压力太大了……诚然,我并不否认这一点。毕竟我们所处的年代和父母不一样,是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的。这也是大家和父母产生代沟的原因。但我想试问一下,你理解父母吗?父母为什么这样做?他们是为自己吗?父母终生的梦想不是让自己的子女过得好一点,过得幸福一点吗?而这一点有错吗?让我们来看看大家的表现。
《种瓜得豆》:一个女孩在父母的呵护下从小学上初中考上重点大学读研究生读博士,可当父亲病了母亲需要与女儿商量如何给父亲治病的时候,女儿说‘我又不是医生,你跟我商量有什么用?’,当母亲让女儿把沾满了父亲口水的湿毛巾拿到厨房清洗的时候,女儿极不情愿的用两个手指小心翼翼的像拈着什么秽物。
而最近在网络上两起“伤害”父母的事例,让人们不得不陷入思考。一个是某某年10月16日,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播出了对16岁博士张炘炀的专访《长大要成人》。在专访中,张炘扬发出疑问:“我博士出来,我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博士毕业有用吗?博士后毕业有用吗?”并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给他买房。就他家的经济状况而言,这个要求显然是不现实的。此言论一出,使得张炘炀陷入了舆论的风尖浪口。另一个是某某年10月24日,深圳市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公务员廖天野与父亲因争吵产生肢体冲突,导致父亲身体多处受伤。此事曝光后,引起了广泛而强烈的关注。
当我看到这两篇报道后,很是无语。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你可以不养,但不能不敬,更不能不孝,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何况我们人乎?更可恨的是你怎么能动手呢?愧为人子,枉为人也。
让我们来通过一段视频“小细节大恩情”来看看父母的一生是怎样养育我们的。看完这个视频,不知道大家作何感想?也许大家认为父母还年轻,还能为大家一直操劳。但父母还有老的时候,在父母老的那一刻,我们是否能像大家小的时候搀扶着我们父母前行。有一句话请大家记住: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呀!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则公益广告:“妈妈洗脚”。这是爱和孝的感染和传递。或许我们没有惊天的壮举来回报父母的恩情,也许我们不会像公益广告《妈妈洗脚》中那个小男孩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但我们要学会尊重父母、理解父母,不让父母伤心,这是做人的底线。正如上面讲的那个殴打自己父亲的公务员一样,打在父身更疼在父心,即使这样,他的父母最终还是原谅了他。这就是父母的伟大!
在家庭中,我们担当为人子女的责任,就要做一个好子女。在农忙时节帮父母干一些农活;回家帮父母干一些家务;在父母生日时,对父母说一声:生日快乐!回家拥抱一下父母或者对父母报一个微笑。而这一切已经足矣。记住:即使你无所谓,你对家庭不能无所谓;即使你对家庭无所谓,但是家庭对你不能无所谓。善待我们的父母,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然而,对大家来说,学会感恩,还要担当另一个责任:做一个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