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5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呼兰河传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呼兰河传》是一部怎样的书啊?它断断续续,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故事和人物都是零零碎碎的,一个片段跳入另一个片段,让人摸不到脉络。它以一个孩子单纯天真的视角,描绘一个小镇上世态人情,继续自己童年生活的点滴。开始读有轻松的趣事,可愈读愈会感到心头一点点沉重苦闷起来,直到最后情感波澜而久久不能平复。
它是一篇叙述诗,一副多彩的风土画,—串凄婉的歌谣。
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作者的眼里处处是新奇。春天。拔一个白菜,摘一个黄瓜,采一个倭瓜花心,捉一个大绿豆青蚂蚱,一—个大蜻蜒从旁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蜒去了。夏天。呼兰河的火烧云是很好看的,变化极多,一转眼,一低头,那天空的东西就变了。秋天。偏偏这后园每年都要封闭一次的,秋雨之后这花园就开始凋零了。冬天。储物室随便打开那一只箱子,里边一定有一些好看的东西,从而来消遣冬日漫长凝滞的日子。四季。自然的神奇带给作者生命最初的期冀和梦幻,童年的歌尽情流淌回荡在后园的小天地中,享受人生最纯真、未被世俗侵扰玷污的年华。
呼兰河的人是麻木的。小团圆媳妇是书中被封建观点迫害最深的,在那个没有一点人性—点温暖的非人间。“大缸里边,叫着,跳着,好像她要逃命似的狂喊";“到后来她连动也不动,哭也不哭,笑也不笑";“当晚被热水烫了三次,汤次昏一次";而周围人呢:“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没有白看一场热闹,到底是开了眼界,见了世 面";“于是人心大为振奋,困的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
他们眼见如此残忍的行为却大声叫好,一个人的死若是能带来点乐趣的话那就是好的,所以他们乐于看上吊,投河,跳井,自刎"反正不用买宗,票,而且趣味无穷"。作者满含悲痛地描述了这种践踏生命,蔑视生命的行为,鞭挞又同情他们。是啊,这能怪他们吗?这能恨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吗?他们其实还是善良的,实在没有害人或自害的意思啊。他们同是被几千年传下来的思维、生活方式所迫害,最终成为一个个牺牲品。
《呼兰河传》就是这样一本书,风格明朗,笑里含着沉痛。以一个孩子的小视角,反映出中国的一个大时代。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2一片土地,一栋土楼,一阵吆喝,一个十字口,一座四合院,一阵欢笑,几句家常,勾勒出一幅乡村农家画。你是否还记得青砖红瓦的平房?那坑洼不平的水泥地?那又臭又脏的猪圈?还有那纯真嘹亮的民歌……
《呼兰河传》是一代才女萧红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一部充满温情、童趣、娓娓道来式的“回忆性”小说。本书讲述了在呼兰河这座小城里发生的一些生活锁事,一些具有乡土气息的人情趣事。作者用她孩时的语气,为我们展现乡村的扎彩铺、放河灯、跳大神、还有一个名叫“李永春”的药店、野台子戏,为我们描绘充满生活气息的图画,怪不得作者在书中说,没有什么显眼耀日的装饰,没有人工置过的一点痕迹,什么都是任其自然的,愿意东,就东,愿意西,就西。
在作者的笔下,我仿佛看到了,破砖坏瓦的平房前,几个扎着麻花辫的小姑娘在用轻盈的步伐,跳着皮筋,还有几个野孩子在一起扔泥巴,滚铁环。现在的我们,都是生活在大都市里,每天面对的,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世界,露出自己不自然的微笑,面对领导,面对同事,面对朋友,面对同学。在这乏味的生活下,有谁会知道,近在咫尺的农家小院里,正传来一阵阵欢笑,他们虽然没有很高的收入,很好的条件,没有豪车,没有别墅,但是,他们拥有着坦然的心,无忧无虑的笑容。
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呼兰城的自由,像鸟儿一样快乐,不必拘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同时也看到了当时人的无知、愚昧、迷信,残忍的一面,如童养媳小团圆媳妇,从小体质虚弱,大家都认为小团圆媳妇是妖女,就把她扔进大缸里用热水烧身,跳大神驱鬼,买福帖和吃各种各样的药,用遍了土办法都没能治好小团圆媳妇的病,小团圆媳妇还被折腾的要死要活的。在此我要对大家说,我们要相信科学,不断学习进步,反对封建迷信,反对邪教。因为旧时的回忆终将成为过去,未来才在我们的手中。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31、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
2、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3、雨滴就像千万个伞兵,从空中跳下来,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上。
4、一到后园里,我就没有对象地奔了出去,好像我是看准了什么而奔去了似的,好像有什么在那儿等着我似的。其实我是什么目的也没有。只觉得这园子里边无论什么东西都是活的,好像我的腿也非跳不可了。若不是把全身的力量跳尽了,祖父怕我累了想招呼住我,那是不可能的,反而他越招呼,我越不听话。等到自己实在跑不动了,才坐下来休息,那休息也是很快的,也不过随便在秧子上摘下一个黄瓜来,吃了也就好了。
5、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儿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6、雨如万条银丝从天上飘下来,屋檐落下一排排水滴,像美丽的珠帘。
7、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的勾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8、老胡家跳大神了,这次是为团圆媳妇。我都学会歌词了,祖父母听到我唱时,就说要让老胡家二月搬走。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4逛书店,在书架推荐的书目中,看见了一本我熟悉的书,那是萧红的《呼兰河传》,书的封面是土黄色的,加了很多精美的画片。而我家中藏有的这本书的封面是黑色的,只有一张作者的小照,忧郁的眼晴看着前方。 ……此处隐藏4477个字……的。虽然这么愚昧,这么这个样却在这么个家庭还有这么个温馨,点点的那种,好像炊烟一样迷茫,摸也摸不着,碰也碰不透啊,真想永久停留在童年。可是时光总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颗善良、热情、奋进的心来好好珍惜、感受这如花的大好时光吧。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2喃喃自语般的安静叙述把我们带进了东北,一个近80年前的没落村庄。全村到处都是小沙,灰色背景,灰色人物。整个村子就像雨后的天空,乌云遮住了太阳,没有阳光。有这么多交替的角色,我甚至没有时间去确定我应该同情哪个,鄙视哪个.呼兰河人遵循着“屏息凝神,一动不动,望黄望天,目中无人,望死人脸,说话放肆”的生活规律(鲁迅语)。偏偏小团圆的媳妇就是这种极其卑微的生活方式的背叛者。她天性天真善良活泼,无论走到哪里都面带微笑,打破了呼兰人的坏习惯。因为她“第一天来婆家,晚饭吃了三碗”,因为她“太大方”,“一点也不丢人”,被认为是“团圆妻不像团圆妻”。
小团圆媳妇的这些行为只是一个正常人的正常欲望和需求,但在这个扭曲的人性世界里,这些行为是不允许的。在这种非人的环境下,她的天性一直被压抑着。她希望尽情展现自己的本性,不愿意像其他人一样屈服,过着卑微的生活,所以感到压抑。她的抑郁和沉默被认为是一种疾病。婆婆按照习俗请大神,按照大神的指示把她扔进了开水缸。这个“壮观的事件”吸引了许多观众。这些人也帮了太多厨子,直到小团圆媳妇去世。"
其实小团圆媳妇的悲剧是必然的。首先,在这种变态的环境下,她善良活泼的天性让她成为一个离经叛道的人。如果她不想屈服于这种环境,她必然会被掐死。其次,这个环境产生了——个杀了小团圆媳妇的呼兰河人。呼兰河人,他们也是穷人。他们愚昧无知,保守颓废。虽然他们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愚蠢的善良比纯粹的恶意更可怕,后者是令人讨厌的,但愚蠢的善良是不同的。其实是恶意的一个分支,只是挂在“善良”的头街,因为无知,所以总是被人理解。正是因为人们对它的纵容,它才会一次次变相“杀人”。他们变态的心理无法发泄,小团圆媳妇的越轨行为恰恰成为他们排遣无聊的工具。人的健康成长受阻,人心残缺,心理扭曲,使得小团圆的媳妇悲剧。小团圆媳妇的悲剧本质上是社会悲剧。
作品整体风格阴郁悲凉,就像末世的挽歌,低声吟唱着无尽的苍凉与孤独。一段已经逝去的遥远记忆,却在萧红的心里留下了永远无法抹去的痕迹。过去和现在达成了一定的一致,反映了人类的脆弱和难以承受的命运。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3我小时候住的地方有个特别大的院子,说起院子必然不会少了院子里那棵枣子树,那是我最爱的地方。那棵枣子树是外公的心血,他极爱那棵树。我也是。
小时候,外婆就要开始煮饭炒菜了,我总是屁颠屁颠的找个小板凳溜到厨房,非要站在小板凳上去帮忙,帮倒忙。我会抢着淘米,结果倒水时,倒得满水池的米。我非要帮外婆洗菜,结果外婆锅里油都冒烟了,接过我的菜,全是泥。所以每当要做饭时,我外婆总会让我去跟小伙伴玩,让我去院子的枣子树下捡点枣子,让我擦桌子摆盘子,或者直接气急败坏的找我爸爸,让我爸爸叮着我去写作业。不过我还是喜欢去厨房帮忙,虽然外婆一直觉得我是去捣乱的。
外婆会去河边洗衣服,而我就可以趁着那个时候下河翻滚两圈,即使是带着游泳圈泡一泡水也觉得无比的有趣。然后我们大手牵着小手,在回家的时候绕道鱼塘那边喊外公打两条鱼回家吃。
夏天的时候,一把椅子,一根小板凳,我在树荫下写作业,外婆坐在旁边摇椅上,一把大蒲扇晃来晃去的,我会时不时吆喝两声,我也要扇,我也要扇呀。外婆就会拿着蒲扇对我晃悠两下。外公闲来无事的时候,也会坐在枣树下,拿着大茶缸,边喝茶,边给我讲过去的故事。
有时候别人家的小孩子来我家偷偷打枣子吃,我看见了就会大叫:外婆外婆快来!有人偷枣子!每当这时候,外婆都会看似怒气冲冲的出来教训他们,我就在一边得瑟的偷着乐。跟我关系好的小伙伴,是有福利的,我会跟她分享我家的枣子。
在阳光明媚的清晨,外婆在枣子树下摆个小桌子,弄些小菜,我就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一口一口的吃着稀饭。饭后,我会把头靠在外婆的腿上,缠着外婆给我掏耳朵,外婆总是摆摆手说自己的眼神不好,不能再给我掏耳朵了,万一戳到我的耳朵聋了怎么办,可我还是缠着外婆一个劲的撒娇,最重外婆抵不住我的纠缠,带起她的老花眼镜,小心翼翼的给我挖耳屎。我抬眼一瞟,不出意外总能看见外婆无比专注的眼神,和满脸的温柔。那时还不懂,我总问她:“你怎么跟看个什么宝贝一样看我的耳朵啊,耳屎还看得这么专注。”她总会一巴掌拍到我的头上,说:“就会乱说话,你可不就是我的宝贝嘛。”
不写了,不写了,藏在心里吧。
太长了,回忆太长。真要这样写下去,我就要写出一本“田家湾传”了。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4《呼兰河传》这本书是著名作家萧红写的,书中记载了萧红的童年时光,有悲伤、有欢乐。呼兰河是萧红小时候所住的地方,她的祖父死在了那里,她的二伯也死在了那里,这本书里说了那里的冬天很冷,天空是灰色的,大地被冻裂了,整天飞着清雪。还说了这里卖麻花的人很多,虽然是冬天,但他们(卖麻花、卖豆腐的人们)还是坚持着卖。
一到黄昏,人们就络绎不绝地去看河灯。这边的人还喜欢跳大神(一种迷信)。萧红小时候很顽皮,每次祖父去除草,她也跟着去。然后把旁边的花一朵一朵摘下来,然后一朵一朵地插到祖父的草帽上。祖父浑然不知,还以为是那年春天雨水大呀,这棵玫瑰开得特别香,二里路也闻得到。回家后,那插满玫瑰花的草帽惹得全家哈哈大笑,可开心啦。
萧红虽然有时很顽皮,但有时也很懂事。她的祖母死的时候,来了很多人。虽然萧红不关心祖母的事,但是她招待客人招待得很好。她把她的小哥哥带到花园里一一把东西介绍给他,自己也不打扰其他人。随着故事中萧红的一天天长大,慢慢的,那里的小城特色我也了解了不少。他们跳大神,看河灯,看小团圆媳妇,《呼兰河传》读完了,而我的心情很久很久都沉浸在那一片片有欢乐、也有悲伤的画面中!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5读罢《我和祖父的园子》,不禁被那个天真、可爱、顽皮、淘气的小姑娘逗乐了,那自由、率性的园中“劳动”与满园“活”了的黄瓜、玉米、花、鸟都是那么自由。
惊讶于一个成人居然能写出这样灵动的文字,于是买来《呼兰河传》,看萧红其他的文字是否也如此灵气十足。
看了相关的原文,发现修改后的课文更加凝练,主题更加突出,看来编写教材的专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这对作文的修改也有启示:要舍得砍去无关的枝节。
看到了我们曾学过的一片课文《火烧云》,也出自于《呼兰河传》。萧红的景色描写也是很美的。
书中交代了童年的萧红为什么老跟着祖父:父亲因为她是个女孩子对她十分冷淡,母亲因为她的调皮对她恶言恶语,祖母不喜欢她戳自己的窗户纸用针戳她,只有祖父疼爱她,宽容而耐心地对待她。
书中另一个重点是小团圆媳妇的经历,她被残忍、狠毒的婆婆折磨致死,暴露了封建思想毒害下人们的愚昧、迷信、自私。与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一脉相承。
整个呼兰河城里只有祖父是小萧红可依靠的,所以其中表达出了对祖父的怀念与童年自由生活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