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读书笔记

时间:2022-11-07 11:23:06
菜根谭读书笔记15篇

菜根谭读书笔记15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菜根谭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菜根谭读书笔记1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的不断冲刷、洗礼下,留下了一颗颗瑰丽无比的明珠,《菜根谭》就是其中的一颗。有人评价此书:“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古人云:“谭者,谈也,性定根香。”花香能够用鼻来品味,果香能够用舌头来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

初看此书,觉得可是如此,都是些常见常听的劝告,但细看之后,就让我越看越着迷,这些道理在平时常被我们忽略,就如菜根一样,一旦细细品味却是有其独特之处。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这是自古以来多少前人成功与失败所得到的结论,就如秦始皇的统一无疑是因他能够进忠言,最终使得他成为第一个开创中央集权国家的人,从而得到了千古一帝的名号。而楚怀王客死异乡的收场也终因其不能听进忠言,无视屈原的忠言,最终落得客死秦国的悲惨境地。秦始皇与楚怀王相比能够说是成与败的比较,无疑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这句名言的最好诠释。

“大智若愚,大巧似拙”,这是在劝戒我们做人要谦虚,不要自以为是,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不会轻易显露自我的才智,一旦锋芒过露,只会招人嫉妒,因为树大招风。杨修就是最好例子,他自以为聪明,三四次猜出曹操的心事,却又到处宣扬,最终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你说杨修聪明吗他确实聪明,可是又为何会死呢这便是他愚蠢的一面,因为他猜透了曹操的心事,却猜不透曹操的为人性格。曹操内心里怎样想,大臣们几乎都明白,但就是自以为聪明的杨修不明白,只因他不懂得才大招妒这个道理。所以,“大智若愚,大巧似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人生准则。

我喜欢《菜根谭》,因为它是一本历世阅人的书。充满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益。

菜根谭读书笔记2

已经很久没有翻阅类似于《菜根谭》这样的著作了。初读此书,脑中不禁想起了高中语文课中的《论语》,虽不可与之相媲美,但《菜根谭》同样以篇篇简短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应该怎样修身养性,如何为人处世,语淡味长,叹乃奇书经典之作!

翻开前言,大至了解《菜根谭》浓缩了儒、释、道三家的文化精髓,将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融合为一体。读一遍下来,竟无初想时的枯燥无味。因借到的书是图文版,在原文的基础上,图文版的《菜根谭》不仅加注了译文,还通过历史上的经典事例让读者了解其深远意旨,文章中的那些插画也使得文图意趣暗合,相得益彰。这些都让文章读起来更明白易懂,久久回味起来,书中智慧之光照亮迷茫的心,精辟之语也让人顿悟不少。

当今社会的浮躁之气无处不在,在大学生中更是常见。或许是因为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或许是因为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就因为这无处不在的浮躁之气,现在很多人都难得静下心来去品阅书中的世界,更少有人能写出传颂天下的文章了。记得舒老师曾经在课堂上说过,现在的大多数人特别是大学生写出来的文字都是苍白无力的。

《菜根谭》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写出了很多简而易懂的道理,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为人处世,还教会了我们该如何去致力学业。“人生百年,不可虚度”,人的一生,转瞬即逝,大学四年,光阴有限,“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我们应该好好的把握这四年,不能白白虚度,抓住青春的尾巴,去充实自己的人生。

慢慢品读下来,《菜根谭》呈现给我们太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如“退后一步,清淡一分”,当今是个竞争的世界,物欲横流、尔虞我诈并不夸张,若懂得进退自如,那么你也能在以逸待劳中逢凶化吉;如“身放闲处,心安静中”,竞争很残酷,现实很残忍。

由此可见,竞争实在是“惨不忍睹”,平均88比1的竞争力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有那多人去争一碗所谓的“铁饭碗”,可是又有多少人“空手而归”。这个比高考更加“悲壮”的竞争,是得要有多宽的心态去面对其中的得失,又得怎样去衡量这种现象的利弊。心闲自然闲,心乱自然乱,在世事沉浮之中,主要是在于你有宁静致远的心境,它可以让你不为利欲所动,不至于沉迷万物,让你独具慧眼,冷眼观世,同趋真境。那考上与考不上都只是结果,更重要的是让过去成为过去,背起行囊继续向前走,得意与失意尽在你的行动之中。

“人情世态,倏忽万端”,人世间的冷暖炎凉瞬息就会发生变化。今年三月,日本发生了大地震和海啸。我很清楚的记得那些日子上网时日本的这些灾难消息充满了几乎所有网页的版面。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竟然有些所谓的“愤青”标榜着“爱国之心”,在幸灾乐祸的“庆祝”日本人历此劫难,这让我也吃惊不已。即使他们过去侵略过我们,不尊重我们的历史,但在天灾面前,我们应该尊重生命,而不是在这个时候去标榜自己的爱国之心。《菜根谭》中说“心旷,则万众如瓦缶;心隘,则一发似车轮”。

就像刘春说过的那样“他侵略过你,你要仇恨,他跟你老磕磕碰碰,你可能反感,他鸡地屁地被你赶超,你可以显摆。但是,在天灾面前,你必须同情,作为人。而透过防灾抗灾救灾,透过建筑国民和政府所折射的文明程度,你只能惭愧,作为邻居。拜托,别再二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心胸宽阔,不只是在于不斤斤计较,而是能拿的起放的下。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日本也派过救援队,社会民众也曾募捐物资给汶川灾区的人民。而且,在此次的大地震中,日本全国危机处理机制的效率,民众对灾难发生的态度,冷静有序,疏导有方,政府没太多的行政命令指引,但各个救急系统运行、讯息传递的有效?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知足则仙,善用则生”告诉我们当“知足常乐”;“心闲日长,意广天宽”告诉我们心即宇宙,自由行走,就有机闲之所在?古人说“书中自由黄金屋”,细细品尝中华五千年文化中的精髓,如《菜根谭》,能让我们的内心得到净化,得到升华,在未来的生活里它更像是一盏指明灯,为我们前行的路照亮了方向。

菜根谭读书笔记3

最早知道《菜根谭》,应该是前段时间在采访于丹的一段文字中看到的。记者问她,如何获得快乐的心态。于丹就应了《菜根谭》中的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这句话对我触动特别大,于是决定好好研读下《菜根谭》,把其中的我比较受用的段落记录下来,权当是读书笔记吧。

《菜根谭》的确是好,但怎么个好法,我还真说不出个一二三,不过我觉得有一本专门解读《菜根谭》的书中的序言倒是有一个很好的解释。“菜之为物,日用所不可少,以其有味也。但味由根发,故凡种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是此书所说世味乃出世味,皆为培根之论……夫菜根,弃物也,如此书,人多忽之。而菜根之香,非性定者莫喻。”此书中还强调:“此书唯静心沉玩者,乃能和旨。”

……此处隐藏10588个字……妙境也。”天地之间最妙之境,非荣华富贵,非高官厚禄,亦非梦想成真。自然万物之所美,入之以眼,感之以肤,悟之以心。此刻的美丽,定然不是最美的。但是如果我们保持一颗感悟的心,一颗真诚的心,一颗享受美的心,我们就能在大千世界中领略到无尽的美,享受更迷人的美。

《菜根谭》中每条的字数都不多,但却融入了人生的最为真切的感悟。遨游其中,不单单的是一种清新,不单单的是一种觉悟,心头

那份无法言喻的快感更是另一番情趣。字里行间,藏着的却是一双透视人世的慧眼。在他那沉甸甸又带着暖意的警策下,必然心有所悟且有所得。

今夜,再坐灯旁,用心来品味那一份人生的表白。

菜根谭读书笔记14

初读《菜根谭》,第一感觉是字数不多,简练扼要,内含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之真悟,读起来犹如口嚼菜根,初试无味,然经嚼不烂,且历久弥香。只可惜人生经历不够,未得其中精髓之处,偶尔翻阅几页,竟也读出几番滋味。

全书分为修身、应酬、评议、闲适四个篇幅,遂逐个笔记,以期找出心灵的平静,以及致学的动力。

修身篇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经一事而长一智,谨小慎微则大事可期。

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静时常存修身之念,动时方能即兴而为,动静相宜之法也。

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无欲或名利自来。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洒脱的活,随性的做。

应酬篇

士君子涉世,於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轻,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於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不为外人、外物所牵扯,是涉世第一步。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以诚待人。

与人者,与其易疏于终,不若难亲于始;御事者,与其巧持于后,不若守拙于前。——做人先疏而后亲,做事宁拙而不巧。

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礼,则可以维系无厌人之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才智,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凡事留有余地,则进可改进,退可补救,完全之法。

评议篇

荣宠旁边辱等待,不必扬扬;困穷背后福跟随,何须戚戚。——宠辱不惊是大智慧。

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查。盖伺查乃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之窟也。——小事要糊涂,守拙即是大聪明。

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从快意处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遇折不挠。

闲适篇

世事如棋局,不着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大巧不工,重剑无锋,做事要大处精明,小处糊涂。大破大立的人生,可以看见人生的全貌。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任何时候,先把自己摆到后头。

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一句话切入人性本质,人情上的循序渐进要注意。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吝,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礼,多出机心。——任何事情要做到适度,让别人和自己都好受,这就是好的处世方式。

四篇之中,仅摘得些许文章稍加感悟。

总结为以下两点:

处世方面要外圆内方,张弛有度;

为人方面要宽厚本然,淡泊宁静。

人活在世上,免不了要处理与自身的关系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然而为人处世的修为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长年累月的积累和探索。书本仅有理论,提高还需实践。争取慢慢将这一门学问做好,将这一篇文章写全。

菜根谭读书笔记15

于孔兼序曰: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主席读《菜根谭》时也曾说: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菜根谭》乃洪应明集释、道、儒之大成,其有独善其身的儒家思想,又有清静无为、四大皆空的佛、道思想,更有进取追求而又无可奈的矛盾,品读时使人锐意进取却不失中正平和。

现今的社会,太多的浮躁,太多的不确定性,当然,繁华世界,也就注定了有很多的人在此间留恋,迷失。投机者有之,苟且者有之。相对于学校读书使的豪情万丈,天生我材必有用;现如今因社会的大染缸泡染,相对于随波逐流者,独守己身实乃更显珍贵。己之情欲不可纵,当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个忍字;人之情欲不可拂,当用顺之之法以调之,其道只在一恕字。今人皆恕以适己而忍以制人,毋乃不可乎?此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相对于各年龄段人群来说,80年代出生的人实在苦。小学教育,教育费附加;尝读初中,小学义务教育当道;及至高中,初中也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大学毕业,刚遇经济萧条,房屋价格飙升似火箭。有些人戏言:读书读不起,买房买不起,到死连个墓地也买不起。在这个让人发疯压抑的年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寒窗苦读,只为紧守内心的那一份执着。所谓少年的人,不患其不奋迅,常患奋迅而成卤莽,故当抑其躁心;老成的人,不患其不持重,常患以持重而成退缩,故当振其惰气。80后正值当年,压力乃其动力,所以,我们不缺少努力奋进的决心,奈何奋迅之余因浮躁之心而成卤莽之辈比比皆是。群处守己,独处守心。守住自己的那份净土,为内心的那份宁静而锐意进取。所谓:我苦,故我在;我思,故我在。

仰头大声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作为航道局一位职工,奔波劳碌,居无定所是大部分人的常态。独居在外,酸苦自知。为了我们航道局这条大船的迎风破浪,我们大多数人都毫无怨言,兢兢业业。君不见,中东片区我们开疆拓土,奋战沙场;君不见,非洲艰苦地带我们开天辟地,任劳任怨;君不见,在大中国片区港口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精卫填海为祖国锦上添花而豪情万丈!奈何,得了天下,负了却是盼望过年时节能够一见的他们!一个朋友在海南因工作繁忙而无归家过节时写到:鹿城元宵吃浮元子,粒粒团圆。异乡上元盼相聚日,阵阵心酸。我看了不禁潸然泪下。为了生活,我们选择了远方,选择是痛苦的,有得必有失。因为只有选择了远方,你才能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有一个无后顾之忧的大后方。所以既然选择了远方,伙伴们,就不要停下你们那继续前行的脚步,努力奋进吧。幸福的生活,在远方!美丽的花朵绽开时总是让人炫目不已,但很多人却忽略了它在泥土中挣扎的坚持。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

世事如棋局,不着著的才是高手;人生如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

诸位,在前路迷茫之时,心累了,就歇歇吧,读读《菜根谭》吧,它将是你们的心灵鸡汤,指导你们在迷茫之余休整片刻,蓄力前进!

《菜根谭读书笔记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