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集锦15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五年级的时候,我买了一本叫《窗边的小豆豆》书,现在又重新读了一遍,匪夷所思。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一个因为淘气而在一年级就被退学的孩子——小豆豆,又重新在巴学园里学习的一段真实时光。
巴学园里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奇奇怪怪的事情,我简直无法想象,这样的学校,它是由一个怎样的校长来管理?他怎么能允许学校里经常发生一些“以下犯上”的事情?他怎么能容忍这些学生的调皮捣蛋,甚至是恶作剧?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带着一大串的困惑,我耐着性子往下看,终于有了答案。能创办这样一所特殊的学校,我想它的“主人”也一定很特别。他就是校长——小林先生。我非常喜欢小林先生,为了能更加了解学生们,和他们交朋友,让师生没有距离,他不仅付出时间,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关心。如:专门为个子矮小的高桥君精心安排的运动会;精心做出计划的事情也是为了让那些觉得“在别人眼里我很特殊”的羞耻的念头消失,让欢乐和笑声一直留在每个人的心田……
尤其是他使小豆豆从一个“坏孩子”变成好学生,正是因为小林先生非常地关心、了解她。他的关爱打动了小豆豆,因为在她进巴学园之前和之后,从来没有一个人像小林先生那样耐心地听她说四个小时的话,竟然一点儿也不觉得烦,有时还会问道“然后呢”。小林先生以他那坚持不懈的耐心和对学生真挚的关爱,深深触动到了小豆豆的心灵深处,最终决定选择做一个好学生,做一个向小林先生一样的老师。
我觉得书中不仅是作者对自己在讲述自己的童年生活,而是在提倡和介绍一种教育制度。
豆豆的校长,规定一个班的孩子不能超过三十个。还注重全面地培养孩子,聘用老师也不用一定的学历,而只要学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可用的知识,就可以成为巴学院的老师,就像小林先生有一次请了一位农民来为学生们当老师,教导学生们如何除草,插秧。
我最羡慕的就是老师对身体上有缺陷的孩子要给予特别爱护,这种爱护不是溺爱,而是适当地用一些方法帮他跨越一些自己因为身体缺陷而无法完成的任务。在书中有一个得了病的孩子,校长为了他举办了学校的“小型运动会”,其实是为了帮他怎强自信心。在他根本无法跳过比自己高很多的木马时候在背后暗暗地帮了他一把,使他得到了自信,也赢得了同学们的赞叹。因为在巴学园的这段小学时光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后来这个男孩过着正常人的生活,他也有完美的婚姻还在一家公司担任了专门融洽同事们人际关系的职位。
这本书不仅让我记住了巴学园,记住了小林老师,记住了一个慈祥的妈妈,读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读出了只要善良对人就会迎来成功和幸福。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2《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黑柳彻子的代表作。这本书讲述了一所小学——巴学园和在那里上学的一个小女孩——小豆豆的真实故事。作者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辉煌一生的基础。
读着这本书,你会无数次的被感染和感动,会时而莞尔一笑,时而又潸然泪下。我喜欢书中活泼有礼貌,诚实又快乐的小豆豆,我庆幸她有一位好妈妈,遇到了一位好校长,我更对小豆豆的妈妈和小林校长肃然起敬。
小豆豆有一位宽厚仁慈的好妈妈。当妈妈无奈接受小豆豆被退学的事实后,她不是因为颜面扫地而呵斥教训孩子,而是开始四处奔波,寻找一所能够理解这个孩子的性格,教会她和大家一起学习的学校。尽管妈妈内心很伤心和不安,也没有告诉小豆豆退学的事情,只是说:“我们去一个新学校看看吧,听说那里很不错的。”就这样小豆豆怀着好奇和兴奋的心情走进了新学校。小豆豆第一次独自去新学校,目送她上学的妈妈几乎要流下泪来,我知道那里包含着太多的辛酸和不易。妈妈从来不对小豆豆说“应该去干什么”,小豆豆如果想干什么,妈妈就会说“好啊”,并不多问但会把孩子做不了的手续上的事情帮忙做好。而我们太多的家长总是喜欢把自己认为的“好”一厢情愿的给孩子,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总是以过来人的经验自以为是的指点孩子做这做那。我们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担心孩子半路上掉链子,我们把太多的希望和心愿寄托在孩子身上。我们是凡人,就梦想着有朝一日会是伟人、名人···的父母。孰不知,小小的肩膀大大的书包,孩子已然被压弯了腰身,泯灭了童真。
小豆豆遇到了一位真正懂得教育的好校长。小林校长是真正的热爱教育,喜爱孩子,理解孩子,他也深深的知道孩子们喜欢的到底是什么。所以他能听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哈欠,他让孩子们愉快地接受“海的味道,山的味道”,他用电车做教室,他带领孩子们游泳、露营、试胆量、做韵律操,他让孩子们穿“弄脏了也没关系的衣服”来学校以便尽情玩耍,他总是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你绝对能做到”来激励孩子的决心和信心,他绝不会把犯错孩子的父母请到学校来。他认为让孩子们看到“真正的东西”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所以他让孩子们去田地里学习种庄稼,去郊外野炊,去大自然中寻找节奏。我不禁感慨:原来真有这样热爱孩子、信赖孩子、充满热情的教育家啊!小林校长不是仅仅看到眼前的事情,而是考虑到几十年之后的事,并据此来培育孩子。有幸遇到小林校长这样的教育者,会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
一本好书会让人受益一生,每每读《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总会让人有更多于以往的感悟和收获。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3记得妈妈刚从书店将这本书买回来,我从第一眼看到它,我的心就好像被他捉了进去,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 我翻开了它,去体味内容的情趣,去寻找它的精华,去挖掘它的“宝藏”,去结识故事中的主人公。 静静的课堂上,孩子们都在写作业,小豆豆突然站起来,跑到窗边同燕子说话,全班哄堂大笑,这种情况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把抽屉盖子打开,又“啪”地一声关上;用蜡笔将桌子上画满画;提一些古怪的问题让老师头疼万分……经过这么多稀奇事儿,学校决定让她转校。当我看到这儿时,我忍不住“咯咯咯咯”地笑起来,可后来一想,我刚入学时还不是和她差不多!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跃然纸上。 后来,小豆豆进了一所由电车做教室的“巴学园”,这座特殊的学校全校仅只有50人,教育方式更是别出心裁:每天上课的科目有同学们自己选择;去散步、到野外郊游,吃饭要吃“山的味道,海的味道”,还必须唱歌“好好嚼啊!”……我深深的被这精彩的故事情节打动了,读得如痴如醉,余香满口,不知“今夕是何年”了! 读着读着,就读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巴学园”被美国“b29”飞 ……此处隐藏10606个字……师就听小豆豆讲了四个小时的话,一直讲到找不到什么可说的了。小林老师在听小豆豆讲话期间没有打哈欠,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而是向前探着身体,专注地听着。他让小豆豆觉得非常安心,非常温暖,心情好极了。小豆豆甚至想,能永远和这个人在一起就好了。
小林老师的巴学园规模不大,整个小学阶段的所有学生总计只有五十几个人,只有她以前学校的一个班那么多。孩子们的教室是一辆辆的废弃电车,学校有图书馆、泳池、礼堂,上课方式比较自由,小林老师的心愿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身体和心灵两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小豆豆为了找到自己的漂亮钱包,打开下水道盖子,在那乱掏乱挖,小林老师看到之后并没有生气,而是告诉她,挖完之后要再把它们放回去。这让小豆豆觉得老师很信任她,也很尊重她,同时她也认为小林老师是一位可以真心信赖的人。
03
来到巴学园、遇到小林老师的小豆豆心花怒放,她暗暗决定,这么好的学校,她一定不缺课,每天都会按时来到学校。在巴学园几个月之后的小豆豆,不再是站在窗边和宣传艺人说话、使得整个班同学都无法上课的小女孩,而是成为了一名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学习的小学生。除此之外她还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不欺负弱小,无论怎样的身体都是美丽的,要主动打扫卫生,尽量不要妨碍别人……
我们知道小豆豆的人物原型即作者黑柳彻子,在妈妈和小林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她成为了日本著名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假如她没有这样的妈妈,没有遇到热爱教育的小林老师,那她的人生将会怎样,真是难以预料。
人生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人,感谢那些能够让你生命之花尽情绽放的人,能够遇到这样的人是再幸运不过的事,我想我也是一颗幸运的豆苗。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4寒假休息在家,看了很多好书。今天,刚刚读完了由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写的《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指导下,在学校里快乐地学习,让一般人眼里 “怪怪 ”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和小豆豆一起喜怒哀乐,为小豆豆能有一位好老师而感到高兴,为小豆豆来到巴学院而感到快乐,为泰民的死而感到伤心……本书讲述的故事虽然远在日本,但我仍然感到书中一切是那样自然、亲切,小豆豆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是那么天真可爱,小豆豆快乐地学习的形象跃然纸上。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被小豆豆可爱又勇敢的冒险举动而逗得哈哈大笑。比如:小豆豆的钱包掉到厕所里,她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小林校长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飞身跳入只盖有报纸的粪坑;与自己的小狗洛基相互扮狼而损伤自己的耳朵;小豆豆有一天单臂吊在树上,校长走过来问她在干什么,小豆豆说,她看见牛肉也是这样整天被挂着,她今天想做牛肉……有趣的事情真是层出不穷,令人忍俊不禁。整本书充满了如流水般和谐自然的韵律。
“无论是什么样的人,上天都必然赐于他一项出类拨萃的才能。”这句话是小林校长常常说的。“你真是个好孩子。”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小豆豆的一生。如果没有小林校长的这句话我们很难想象今天的小豆豆即黑柳彻子是什么样子的。是的,在我们遇到的种。种挫折时,是多么需要鼓励和安慰。可有谁会理解我们呢?的确像小豆豆这样一个在别人眼中“怪怪”的孩子,也许老师们都会感到头疼,但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小豆豆却逐渐变得让大家能接受了,这让我不得不对小林校长肃然起敬。试想,一个上课就跑到窗边给屋檐下的小燕子、窗外的宣传艺人打招呼的孩子,一个上一节课将课桌噼里啪啦开关几十次的孩子如果在我们班,我们会怎样对待她?我无法想象。从小林校长的教育中,我看到了宽容,看到了博爱,看到了顺从甚至是妥协。在我们的生活中,“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爱有许多种的表现方式。可是,有时候我们常常忽略周围的爱:比如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朋友之间相互安慰……这些往往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我们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我们周围都充满了爱,让我们乘上“爱”的小舟,感受被爱的快乐。
读了此书,字里行间充满了快乐,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学习也可以这么快乐。真希望我们的学习也可以这样。读了《窗边的小豆豆》,受到的启发很大!希望我们所有的孩子在父母老师细心地呵护下都能像小豆豆那样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5第一次读《窗边的小豆豆》是上小学,和小豆豆差不多的年纪,也算是大人眼中的乖孩子。那时候就很喜欢这个淘气可爱、善良勇敢的小女孩,对那个大门由两棵大树组成,在电车教室里上课,没有固定的课表,中午可以吃到“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的“巴学园”更是充满了神往。
今天,当我再次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一下子唤起了从前的温暖和感动,似乎找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
也许现在许多人看来,小豆豆并不是个好学生,她上课时将课桌的 盖 子反反复复开了又关,和过路的艺人们大声打招呼,爬铁丝网将衣服刮得破破烂烂,还经常做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来……,我常常想,假如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孩子,我可能也会受不了吧。可小林先生却不这样,他和小豆豆初次见面,就微笑着耐心听她乱七八糟、没完没了说了四个小时;在小豆豆为了找一个钱包而将粪坑里的东西全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的时候,他只是轻轻说了一声“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他总是对小豆豆说的那句话:“你真是个好孩子呀!”正是因为这句话给了小豆豆信心,让她感觉到了自己被尊重、被重视。
小豆豆是幸运的,在小林先生这样细心的关心呵护下,她没有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而是健康快乐地成长着。而事实证明,小林先生的巴学园中,许多孩子后来都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我想,小林先生和他的巴学园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这是一种美好而自然的教育,在这里重要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心灵、健康、人格、情感和友爱,在这里,孩子得到的是宽容和鼓励,感受到的是自由和快乐。每个孩子的天性都得到了最大的发展,使巴学园真正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园。
反思我们现在的教育,大人们往往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塑造孩子,希望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方向发展,却不去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我们不停地在“纠正”孩子的顽皮和淘气,却忘记了“顽皮和淘气”才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会因为孩子犯了错误而责怪、惩罚孩子,其实有时孩子这样做只是因为小小的好奇。在这样的教育之下,孩子也许听话了,守规矩了,可往往也就失去了儿童最美好的纯真和质朴。
正如小林先生所说的那样:“无论哪个孩子,在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也有来自成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的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虽然巴学园的一切,在今天看来,可能只是理想中的乌托邦,但巴学园至少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那就是了解孩子的内心,尊重孩子的意愿、多一些理解和鼓励,少一些责怪和约束,把童年的快乐还给孩子!